科普迷思概念

世界上最常見的 52 種迷思概念

  蝙蝠不是瞎子,鯊魚會得癌症,你的舌頭也不會根據每種口味分成不同的區域—你所有的味蕾都能感覺到苦、酸、鹹、甜和鮮味。在《Information is Beautiful》上,數據記者兼設計師 David McCandless 製作了一張圖表,展示了世界上 52 種最常見的誤解,說明了關於科學、自然、法律、歷史等的錯誤信念。這只是他2014年10 月 14 日在美國出版的新書《Information is Beautiful》中的其中一張圖片。經許可,我們已在此處重新發布該圖片。你知道所有這些都不是真的嗎?

本文轉載自〈52 Of The Most Common Misconceptions In The World〉

另外,分享以下網站,他推薦了十二本關於數據視覺化的好書─

https://www.tableau.com/zh-cn/learn/articles/books-about-data-visualization

什麼是迷思概念?

  首先來介紹什麼是「迷思概念」?

  迷思概念一詞最早出現在1940年Hancock於美國科學教育期刊(Science Education)所發表的文章「An Evaluation of Certain Popular Science Misconception」中(陳啟明,1991)。任何概念的形成,如果與其社群專家所接受的概念不相符合,與專家概念有所出入,所形成的概念便是「迷思概念」(Mariana & Hewson,1985)。在中文中,最初學者將mis音譯為「迷思」,因而misconception就被中譯成「迷思概念」。所以迷思概念應是指「對某一現象或事物最初始的一種錯誤的想像念頭。」(姜善鑫,1998)。

  「迷思概念」其和「錯誤概念」(error conception)、「另有想法」(alternative conception)、另有架構(alternative framework)(郭重吉,1991);(陳忠志、許有亮,1998)、「先入概念」(preconception),雖然名詞不盡相同,但主要定義均是指在某一特定科學概念組織中,對某事件或某現象,所持有的一些有別於目前科學所公認的想法。研究迷思概念,可以明白學生在學習某些學科時的困難,並進行有效的教學(Viennot,1979)。學生若存有迷思概念,對實驗的觀察和示範、對觀察的解釋、對科學課程的理解和記憶會有很大的妨礙(余民寧,1997)。研究學生在數理方面的概念理解,不僅可以明白學生的思考方法,並且亦能幫助老師和研究者修正或發展這方面的知識(Duit, Treagust & Mansfield, 1996)。

  郭重吉(1989)認為迷思概念具有下列特性:

1.迷思概念具有別於同領域專家的概念。

2.迷思概念具有同時存在不同個體的普遍性。

3.迷思概念大多數都難以傳統教學加以扭轉。

4.迷思概念可能是同一領域中,早期所能被接受的想法。

5.迷思概念常與其他概念架構,藉由演繹思考或教學而產生連結。

6.迷思概念形成的原因可能為神經、基因、生活經驗或教學環境等因素所影 響。

  而造成迷思概念的原因,有些學者提出她們的觀點,如:

Head(1986)將產生迷思概念的原因歸紊為五點:

(1)日常生活經驗與觀察

(2)類比產生的混淆

(3)對字義模糊上明產生的混淆

(4)受同儕文化的影響

(5)出自個體本能性的意念

  郭重吉(1988)認為迷思概念的來源,可能和學生的生活經驗、日常生活用語與科學用語的混淆,對理想化情境的生疏和誤解、與學生自我中心和擬人化的觀點有關。Gilbert& Watts(1983)亦指出三種可能讓兒童產生迷思概念的論點:

(1)兒童傾向以自我中心的觀點看世界

(2)兒童似乎對於為科學事物作特殊解釋感興趣,而尚未考慮是否與正統的科學概念相符

(3)日常生活用語和科學用語的混淆

Wndersee,Mintzes & Novak(1994)將迷思概念的成因歸因於:

(1)對自然的觀察和感覺

(2)同儕文化

(3)日常生活用語

(4)傳播媒體的影響

(5)來自老師的教學

黃寶鈿(1999)將學生錯誤概念產生的原因歸紊為:

(1)生活經驗的概念

(2)教材內容

(3)教學問題

(4)認知發展

本文摘自〈什麼是迷思概念及如何診斷〉一文